DB43∕T 3021-2024 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湖南省)
ID: |
D1BBFBE5C5B24908B82C29C7EA079BCD |
文件大小(MB): |
0.72 |
页数: |
3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40,CCS,B65,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 43/T 3021—2024,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ervation of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2024 - 07 - 12发布,2024 - 09 - 12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3/T 3021—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规定 2,5 保护设施 2,6 地面根系管护 .3,7 土肥水管理 3,8 病虫害防治 5,9 竞争性植物处理 5,10 树体管护 .5,11 巡查 6,12 档案管理 .7,附录A(资料性) 古树名木生长势分级指标 .8,附录B(规范性) 保护牌要求 .9,附录C(资料性) 病虫害防治 12,附录D(资料性) 树冠整理方法 .14,附录E(资料性) 树体防腐、修补方法 .15,附录F(资料性) 树体支撑、加固方法 .16,附录G(规范性) 古树名木登记表 17,附录H(规范性) 古树名木养护相关记录表 18,参考文献 .24,DB 43/T 3021—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植物园、湖南省林业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磊、曹基武、唐滔、汪丽、欧日明、赵更新、曹受金、吴琴香、牟村、祝梦瑶、贺勇、肖炜、刘帅、周围、刘瑞峰、吕浩、孙敏红、张斌、陈傲雪、薛俊,DB 43/T 3021—2024,1,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养护的基本规定、保护设施、地面根系管护、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竞争性植物处理、树体管护、巡查与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古树名木的养护、复壮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1168 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LY/T 1228 森林土壤氮的测定,LY/T 1232 森林土壤磷的测定,LY/T 1234 森林土壤钾的测定,LY/T 123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LY/T 1253 森林土壤矿质全量元素(硅、铁、铝、钛、锰、钙、镁、磷)烧失量的测定,LY/T 1270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硅、铁、铝、钙、镁、钾、钠、磷、硫、锰、铜、锌的测定,LY/T 1271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氮、磷、钾、钠、钙、镁的测定,LY/T 1272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氯的测定,LY/T 1273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硼的测定,LY/T 1274 森林植物与森林枯枝落叶层全钼的测定,LY/T 1664 古树名木代码与条码,LY/T 2494—2015 古树名木复壮技术规程,LY/T 2970 古树名木生长与环境监测技术规程,QX/T 231 古树名木防雷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生长势 growth potential,用树叶、枝条、树干的生长状态来表征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和潜在能力,树堰 tree cofferdam,以树干为中心修建的围护结构,DB 43/T 3021—2024,2,4,基本规定,保护分级,按《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第十条的规定确定,生长势分级,生长状况分为正常、轻弱、重弱、濒危共四个级别,生长势分级由专家根据现场调查情况进行确定,分级指标详见附录A,养护与复壮方案,生长势轻弱应制定养护方案,生长势重弱和濒危应制定复壮方案,5 保护设施,生长空间保护,应为古树名木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不应在其生境保护范围内实施下列行为:,——新建(扩建)建筑物或构筑物;,——修建道路、敷设管线和架设电线;,——挖坑取土,采石取砂;,——非保护性填土;,——动用明火;,——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倾倒污水垃圾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保护牌,古树名木应设置保护牌,保护牌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围栏、树堰与防踩踏设施,5.3.1 基本要求,5.3.1.1 易受踩踏、主干易受破坏的古树名木应设置围栏或防踩踏设施,5.3.1.2 水土流失严重的古树名木应设置树堰,5.3.1.3 围栏、树堰与防踩踏设施设计应与景观环境相协调,5.3.1.4 不应伤害根系或阻碍其根系生长,5.3.1.5 存在白蚁危害风险区域不应使用普通竹木类材料,5.3.1.6 围栏及防踩踏设施应安全、牢固,但不应采取混凝土浇筑、石块堆砌等做法,5.3.1.7 树堰应具较好的抗渗性能,宜选用砂土或者黏土作为堰土,5.3.2 围栏,围栏与树干的距离不宜小于3 m,高度应超过1.0 m,5.3.3 树堰,DB 43/T 3021—2024,3,树堰的位置宜设置在古树名木垂直投影的,1/2处,高度不宜矮于10 cm。树堰内宜铺设透水、透气、无污染的覆盖物,或少量种植对古树名木生长有益的地被植物,但不应种植结缕草或密植麦冬、沿阶草等,5.3.4 防踩踏设施,防踩踏设施宜设置在古树名木垂直投影外,防雷,树体高大……
……